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。習近平出席儀式并宣布大橋正式開通。港珠澳大橋將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。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,集橋、島、隧于一體,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。自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,到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完成驗收,并于同年9月28日起進行粵港澳三地聯合試運,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完工前后歷時14年。
港珠澳大橋建設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大橋通車后,將大大縮短香港到珠海、澳門三地的時空距離,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驅車僅需30分鐘的車程。通車前,如果陸路往來三地只能繞道東莞虎門大橋,車程在3小時左右,水路乘高速客輪也要1個小時。
從社會經濟發展層面而言,大橋的通車將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員和生產資料的流動效率,加深香港與珠江西岸的聯系,為香港與珠江西岸城市群的產業合作提供了交通便利,為港澳經濟發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間,并由此促進港珠澳產業的互動交流和升級。港珠澳大橋通車后將形成三地“1小時生活圈”的戰略目標,珠三角同城化、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。港珠澳大橋對于港珠澳大灣區、泛珠三角區域乃至“一帶一路”的建設都有著深遠的意義。